Table of Contents
生活
6.1 前两天路过市里一家店,有模糊记忆之前曾经路过一次但是忘了什么时候了。对自己使用了通过社会工程学技术(查照片/微信记录/Google Map timeline),终于找到了具体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去过这里(四年前了已经)。我对自己的记忆有点过分执念,之前记事情经常能清晰到具体日子,最近两年记忆越来越差,“想不起具体的事情”的感觉太难受了简直头皮发麻。
6.2 今天是大桥关闭的第800天,很难想象一个现代都市的重要一部分的连接大动脉会断隔这么久。
在新冠封城的一周前,市民偶然发现大桥的桥墩裂缝变多,几日内已经密密麻麻。宣布居家令的同时,大桥关闭了。这座桥本来与我关系不大,可是后来常需要去城市的另一边,也就不得不建立了联系。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与大桥也有了情感的联系:2020年初的那段时候,我觉得研究工作终于上了正轨,我想最后冲击一下发年刊申教职的机会,拒接了企业的实习,准备春夏两学期里大展宏图攻克难关。后来的事情并不如所愿。年末大桥公布修建计划的时候,我过了开题考试,这之后似乎一切都处于停滞状态,一晃两年过去了。我的工作、和缓慢修补的大桥一样,越过一个又一个本该完成的“最后期限”,但是终于快到结尾了。不知道是桥先修好,还是我先毕业。
6.2 跟对象一起在家附近玩了轮滑。对象滑得挺溜,我是完全不会,摔得乱七八糟,遭到了附近老太太的围观。好不容易在平地上能走直线了,才发现家附近竟然这么多上下坡!无法控制地速度越来越快,简直噩梦!幸好路边有草坪,我就侧身摔进草坪减速,如此竟然顺利回到了家。出了一身汗。坐在沙发上,一幕幕历历在目,无法再直视家附近这条路了
6.2 白象电饭煲用了三年了,感觉非常不错,内胆也很皮实禁得住每天一次。每次做好饭,会看到液晶屏上倒计时归零之后显示“OH”,我一直没理解是怎么个意思,难道是“你的饭好了oh哦!”,不懂。今天做好饭之后等了好久才用,看到显示变成了3H,才明白是做好了自动保温,从0H算起。
6.2 买了个椰子回家,我从来没开过椰子,好好玩啊!这几步每一步我都没想到需要这么干:
先找到椰子上三个洞,其中有一个是软的,用刀钻开倒出椰子水(原来卖的很贵的椰子水这么来的)。第二步是用刀背找准一条缝猛击椰子,直到裂成两半,第三步是扔进冰箱冻一个小时拿出来更方便取出椰肉。
6.3 昨晚上炖的酸菜排骨粉条,小u都馋坏了
6.3
跑了两趟终于取到了我的自行车!开心地骑回来,忘了我市大部分公路没有自行车道(之前呆的城市好像没这个问题一路骑进城也没啥事来着)。跟汽车抢道飙了两个mile的下坡路,直到一个老兄摇下车窗跟我说,bro你不要在这骑太危险了,你去西边那条街,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自行车不该上主干道.今天是真的糊涂
互联网:让你的车看起来越破越贱越好,这样不会被偷
我:买了店里最靓最惹眼的车
6.3 今天想做杯鸡尾酒喝,看到了这个人strato dessert cocktail,做法是冷泡咖啡+fernet branca+糖浆+奶油。我手头正好有一杯过于甜喝不下去的越南咖啡(黑咖啡+炼乳),就顺便兑上fernet做了一杯,还可以,满脑子都是邓丽君在唱“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
6.4 Sureshot咖啡店,关店两个月以后vs两年以后。
我想起,对象推荐了一个关于本市vanishing的店铺的ins账号,看着里面正在消失的店铺和not vanishing的存活店铺,有种见证并参与一段艰难历史的感觉。vanishing这个词特别好,它填补了我心里一块空缺。我喜欢阅读城市已经消亡的历史,脸书上也经常有“forgotten某市”的群组分享老照片。但是现在的日常与过去的forgotten之间还有一片正在退潮的区域,原来这就是vanishing。sureshot咖啡就这样在地图上消失了,在那里听着grunge rock写论文的记忆也变得模糊,缓慢地,悄悄地……
6.4 今天除了大量野草,都是春天不干活欠下的债。生命力非常旺盛并且长势凶猛,今天恰好手头没有花园工具,而是用了露营砍柴的工作手套和小斧子,意外地比(价格贵好几倍的)花园用手套和铲子好用得多,尤其是有硅胶层的手套不会被刺割伤了。大概这也是一种价格歧视,就像“宠物摄像头”比“安防摄像头”贵好几倍却不好用一样………
6.5 可能是因为电影里看到台北辽宁街夜市,梦里想起了家。最近梦见回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梦里却总在失落回了家却不开心。
6.6 Facebook上废弃的群组就像是现实中荒废的建筑一样杂草丛生,有时候不小心进去,就看到一片萧条,这之中又有一些机会主义的机器人小草,在日复一日地转发外链视频,试图骗过零零星星地光顾客。有些群组并不一直是这样的,读大学的时候恰好和fb推动群组社交以及Weird Facebook运动重合,这段时间内fb群组有一些集中内容分享的meme制造热潮。群组一时间变得庞大,Cool Freaks’ Wikipedia Club在2014年超过了4万用户,随之而来的是跟不上的审核速度和无休止的吵架。似乎和论坛不同,fb群组生来就不是给人交朋友的地方,而是吵架的地方。2016年,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团体建立的Weird meme群组两个月就增长到了4万用户,半年之后这个群组就因为管理争吵而直接集散,争吵的起因是“到底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内容”?。大学生社交也重度依赖群组。校内表白墙和“道听途说”页面会不停地刷新,每个人都想写一个百赞的insider joke…………这些群组现在只剩下机器人在没日没夜地刷一些youtube外链的生活视频。2017年美国各个大学以伯克利为首兴起了一波校园meme群组热潮,热潮过去半年,大家发现其实校园笑话大部分不过是车轱辘话。2018年诞生了著名的subtle asian traits组,迅速增长了百万用户,到这时候fb的算法已经把群组变成了迷你tiktok,它太庞大了以至于无法参与。或许fb从来就没搞明白过如何玩转群组,在群组最有生命力的时候,也没能鼓励用户更有粘性地生产内容。但是就像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群组崩坏时的大讨论主题一样,我们也在思考,到底什么是有趣的内容,Weird twitter/facebook运动到底是制造内容还是发泄某些情绪?这问题还没想明白,我就发现同学里的meme制造机们都已经收工,等我再反应过来,meme群组已经只剩下机器人了。
6.7 填写年龄时候愣了一下发现又少写了两岁,看数字有点震惊,完全不记得我24岁25岁时候在干啥
6.8 Ballball今天特别困并且早饭没吃完的原因找到了……他昨天夜里从我们包里翻出来一个忘了收起来的可颂,扒拉到地上,津津有味地吃了三个多小时,白天才补觉!气恼
6.9 丢人时刻:在加油站给车胎打气,表上写着1.5$,我扔了5个quarter(0.25$)硬币进去,冒着大雨捣鼓了半天弄不出气,最后去找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给我比划说需要6个硬币。
6.9 今天冒大雨去理发顺便去象友推荐的豆腐店买了豆腐油豆腐豆奶和甜咸豆花,在车上就吨吨吨喝了好多豆奶,晚上吃了个豆腐宴
6.9 这个uu,昨天晚上不好好洗屁屁,臭得把我熏吐了,我吐完肠胃感冒+咽炎症状折腾一晚上,今天一早五点大叫大闹把我们俩分别叫起来导致没睡好,晚饭前跟我闹着玩指甲给我肚子扎了俩窟窿(对象看着伤口笑到倒地),刚才不知道去哪抓了一只蛞蝓玩,总之是个臭u,他好像这24小时挺开心的。
6.10
说到做饭,我妈不管去哪吃了什么好东西,中餐西餐天南海北,都能回家来仿制,小时候有一次我们仨吃烤肉宛,国营餐厅服务极差,我妈撂下筷子之后说再不来他家了咱以后自己做,就还真的研制成功了炒烤肉。
这种乐趣我也很懂,有时候也在家琢磨琢磨烤鱼怎么做、酿皮子怎么整、日餐厅的烧肉为什么这么好吃之类的。可是时代不同,现在找菜谱可太简单了。有了正确答案,研究就被置换成了学习,快乐严重打了折扣。就像原来我喜欢背地图,去各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把地图和一天的行程背好,寻路的体验很快乐。但是现在手机地图有了正确答案,你照着做吧,缺了点乐趣,你不照着做吧,又何必跟自己较劲。
6.10 系里的典礼结束了,稀里糊涂人散了就剩我一个,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回办公室坐了会感觉不自在,又起来转了一圈。失落的感觉一是因为其实还没毕业需要写毕业论文(而且时间上来讲很紧急了),二是相比于别人的导师在祝贺词里谈几年来相处的细节,我的导师简直是白开水,就好像不认识我,也确实没那么熟,三是坐在一排的同学虽然一起喝过酒但是也都不熟,更觉得没意思。我认出一个本科生四年前大学开始前的暑假上过我的课,现在都毕业了,跟他打招呼他也没看见。典礼结束之后,同公司的学长跟我抱怨了一通工作问题,更觉得气闷了。
还要写论文、改论文、修车,唉
穿戴上毕业袍子帽子照了张相,因为还没拿到文凭,有点方鸿渐照假文凭充数的感觉(我爹可别给登报就行.结果爸妈看毕业典礼直播,模模糊糊截图被发到朋友圈了,也算是登报了
电视剧这里演得不错,方鸿渐终于松了一口气。这里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还让他把帽子形制戴错了
6.12 在酒吧三个人各点了一杯yuzu香橙鸡尾酒:gimlet, margarita, highball 夏天的味道,分享给干杯群组
6.13 看到学日语游戏的pv,想起来小时候跟我爹一块在电脑上看《走遍美国》这套英语学习光碟,像个电视剧一样,寓教于乐。也是这套碟给我们留下了美国人热情好客安居乐业地大物博的错误印象。毕业那年来美国,和我室友的家人一起吃了顿饭,我才意识到虽然我爹几十年爱好英语学习,看了这么多书和光盘,说到底因为没有实战经验没法跟人会话,还是需要我翻译,心里挺不是滋味……今天想起那时候一起看走遍美国,其实最后能走遍美国的只有我自己,走遍了也觉得无聊。唉,怪难受的。
6.13 焦头烂额,小ball夜里吃了一根塑料线,早上我们发现他屁屁里有塑料线还吐来着,轻轻给他弄出来了。虽然胃口很好地吃了早饭,但是之后整个猫都蔫了,紧急送来医院,我们的车还因为轮胎扎钉子半瘪着,也来不及补胎了,打了过量气撑着到了医院等着,希望小宝没事
夜里才做完检查,去医院把ballball接回来了,在医院放了十二个小时,都有点蔫了。医生说x光看到肠胃和淋巴发炎,小肠有点胀气,大肠不知道有啥,超声波看大肠好像有点东西又不知道是啥,我们怀疑是早饭。总之没看到异物也没完全排除,所以先把他接回家了,吃了顿饭食欲还不错,全家一起期待他啥时候去上厕所……
等了一整天,小ball终于来了大号,全家人欢欣鼓舞地看着他给予鼓励。完事之后带着手套研究了一下成分,发现是吃进肚子一个大毛团。最终破案了,可能是掉毛多+地上毛多导致最近吃了太多毛进肚子,又胡吃了一根塑料绳,导致肠胃不舒服,送去医院还紧张,导致这30小时没上大号,才有点蔫蔫的。总之现在应该没事了!
6.15
这两天经历了毕业、论文被打回和小猫送急诊,觉得生活有那么多可以感受的内容,至于写毕业论文也没那么重要了。着陆一下,骑着送自己的毕业礼物自行车去了海边,树林豁然开朗,迎面吹来海风(海风怎么这么大味道,后面解释)的一瞬间,整个人都舒展了。我这个生长于北方内陆的人总梦想在一大片水体边生活,就这一瞬间感觉好爽。
天气阴沉,到了海边发现NOAA在做科普小活动,让小朋友用显微镜看浅岸海水里的微生物,我才知道我来的时候恰好是PNW十几年来最低潮汐,low tide,海滩延伸下去,裸露出大面积的近海,海藻晒出浓郁的味道,满地黏糊糊的海葵。现在我坐在海边的枯木上,后悔带了电脑出来,啥也不想干,就慢慢看海水一点点漫上来……
6.18 邻居人挺nice的,叫我名字还努力正了音。但是我听白人讲“汉语发音好难/汉语好神奇/竟然有这么多方言”这个话题已经耳朵生茧子了,听邻居给我报菜名一样地数了“吴闽粤客家”还挺impressed就是了……(幸好他看我丝毫不感兴趣,赶紧把话题转移开了
6.18
在对象督促下把调料干货区收拾了一下,oxo家的密封盒好用也好看。
也有缺点,最小的盒子放不下中超买的半包花椒/大料,还得再研究研究。
6.18 研究明天去哪骑车玩,我想说美国这边哪怕是标榜自己bike friendly的城市,自行车道的建设也是极其不像话。自行车道少,被主干道随意切割,而且很多时候甚至彼此不相连……就这也好意思宣传自行车文化……我恨car-centric城市规划
6.19 美丽的夏日周末,骑车进城遇上了street fair
6.19 每次给小u剪指甲都是噩梦一般,今天穿了防割的冲锋衣,身上没有被抓伤,但是手剌了个口子
6.20
骑车去学校才意识到到我们楼之前的八百米需要爬的坡居然有六层楼高,望着山顶的图书馆我想起来圣经里(我什么时候读过圣经)讲世上的光啊山上的城啊之类的,美国人特别喜欢city upon a hill这个概念,天降使命,学校也老是建在山上,肃穆的威严感。骑车蹬断腿。原来我竟在学校最高点。
6.23 回归课堂授课,感觉发挥不错,我教课怎么这么爱讲笑话,学生好像还挺喜欢的,感觉像个stand up comedy show
6.29 尝试了trader joe的速溶coldbrew咖啡粉(在对象的阻拦下执意购买,现在就是后悔),主要是想考察一下速溶咖啡现在发展成什么味道了……这罐真的很难喝,味道像是无糖版的感冒清热冲剂,虽然我很喜欢感冒清热冲剂那个味道,但是但是咖啡变成这个味道还是不太接受
6.29
又拖了一次地(我爸妈一定不敢相信我现在隔天能拖一次地),对这个工具更熟悉了一些,我觉得清洁任务有三类,随手清洁(污渍浅、工作面积小)、日常清洁(污渍浅、工作面积大)、大扫除清洁(污渍深、工作面积大)、针对清洁(污渍深、工作面积小),各种工具用于不同的任务:比如蒸汽拖把只要开动就一定需要洗拖布,所以不适合随手清洁,比如扫地机器人只能处理浅污渍等等。
现在认为洗地机是最适合“日常清洁”的拖地工具,但是它不能用来随手清洁,因为和蒸汽拖把一样,一旦开动就需要清洗很多部件,洗地机的部件清洗比拖把简单很多就是了……
所以家里新的清扫计划就是一个多工具矩阵:扫地机器人每天清洗(虽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洗地机争取每两三天用一次日常清洁、戴森吸尘器和swiffer用来针对清洁猫砂盆周边、每个月用蒸汽拖把深度清洁一遍…………………………成年生活怎么这么累啊!!!
6.29 因为在读罗马史,就很怀念本科时候教西方史的老师,我还一直记得她神采奕奕地宣讲雅典的整体和伯罗奔尼撒战争、罗马皇帝们和他们的法律、格里高利七世对亨利四世的绝罚、中世纪哲学和圣奥古斯丁。这门课授课期间正好川普当选,校园政治运动时不时占领我们的教学楼,这段特殊时期,校报的檄文质问为什么还要学白人的西方史,老师说不管什么时期历史里总有些可以汲取借鉴的教训。突然想知道老师近几年在做什么,但是她一直不是学校的正式雇员,岁数比较大,也没什么网络账号,就这么找一个人真的好难。找得我很焦急。好在终于想起来她同时在学校coop书店工作,虽然没在书店雇员名单找到她,但是找到了去年年底的一期podcast里她在做嘉宾,张口听到她说“我从1974年起就在这间书店”,还是那个庄严又激动的语气,整个人都舒服了。唉,好怀念这间书店,虽然我捂着钱包没在里面买过一本书,但是经常在夏天去哪里乘凉顺便蹭几片短篇小说,好想回去看看。
6.30 今天骑车半个小时来学校上班,前20分钟还好,风一样地到达了学校周围,最后十分钟的爬陡坡让我整个人都脱力了,完全没有歇脚的地方,最后终于到了教学楼,还要爬四层楼,到了教室缓了一阵子才能开始讲课……
读书
6.3 森鸥外这本集子读完了,除了《雁》之外,我其实最喜欢最后两篇讨论有道之人的《高濑舟》和《寒山拾得》,两则引人深思的短公案。
6.5 读了刘以鬯的《对倒》,读的是长篇发表后又改成的短篇版,长篇十几万字一晚上读不完。王家卫在花样年华片尾致敬刘以鬯,不过这两个作品可以说是没什么直接关系,除了对倒这个概念。向过去/未来,向自我/他者,对倒写了一对相向而行擦肩而过的人。这个摩擦的质感很香港,似乎刘以鬯笔下的香港与王家卫镜头下的香港类似,也都是以矛盾和对倒来定义的,矛盾的家乡和语言,市井的与理想的。爱情的扮演也是如此,对倒的关系在摩擦中终究会走到某处去,或许去处并不重要了……
6.13 借了一本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看,这书真是太读者友好了,两百页的册子,每章只有三四页长,每章开头还有一句话总结
6.14 今天才知道福尔摩斯的生日其实是书迷们“推理”出来的。主要的推理逻辑有两个:
一是Christopher Morley说,福尔摩斯经常引用莎士比亚,这之中只有《第十二夜》引用了两次,而第十二夜也就是一月六日主显节。
二是William S. Baring-Gould说,在《恐怖谷》案是从一月七日开始记叙的,这天早上福尔摩斯脾气有点差,那肯定是因为前一天喝多了,喝多了肯定是因为在庆祝什么,庆祝那肯定是生日了。
这简直可以说是没有逻辑了吧(是玩笑啦)
6.15 今天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丁丁历险记看,好怀念的童年记忆!丁丁不是十五六岁吗就能随便在酒吧喝酒,不愧是欧洲
6.16 想到多借几本书看是因为我最近发现学校图书馆最多可以借300本,而且借的书基本上都可以自动续,前几年完全亏了。想到有一个学长的办公室里永远堆满了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典籍,大概是借满了300本,多到什么地步,四面墙壁的书架都满了需要自己买书架才能放下。前两天他的导师在毕业会上祝词,说刚认识时候很害怕这老兄被书柜砸死,而且有一次我们系主任查学科历史发现典籍被借出了,一想十有八九是在他这边,结果果然被他借走了,还得来他办公室转借……
6.16 我很困惑的一点是,中文翻译中托克维尔反复提到的“御前会议”到底是什么行政机构。终于找到了原文是le counseil du roi一般西方通史翻译中很少用御这个字,御前会议很明显借用的日语汉字,读来在语境里有点生硬。不懂为什么不翻译成国王议政会之类的……而且三级会议是一种作为事件的会议,而御前会议是作为委员会的会议,这两个词一起用也有点怪
6.19
‘两个时代的行政语言,并没有彼此迥异之处。它们的风格同样没有文采,就像流水帐,含糊而软弱;撰写人的独特面貌被湮没在普遍的平庸之中。省长的文字和总督的文字一模一样。
只有到18世纪末,当狄德罗和卢梭的特殊言语经过一段时间传播开来,并用通俗语言进行冗长陈述时,这些作家书中充斥的多愁善感才感染了行政官员,甚至深入到财政界。行政文风通常是枯燥不堪的套话,这时变得有点感人和温柔。一位总督代理向在巴黎的总督抱怨说,“他经常在履行职责时感到一种极其强烈的痛苦,刺痛着充满怜悯的心。”’
哈哈哈怎么感觉这么好笑,说得好像人文主义写作之前官员都没有心一样
6.23 我觉得raji这个游戏有一个好处是通过一些具象的形态让我对印度教故事有了点兴趣,相比之下玩fgo就没能点燃我对任何神话传说的兴趣。薄伽梵歌里面黑天对阿周那讲的这些道理还蛮有趣的,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这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明失落的学者总想从印度偷一些思想出来,它确实在讲人的参悟过程,而不是亚伯拉罕教一些更宏大伟岸的叙事。不过这个“业瑜伽”对我而言听着也就像是“福报”了..
黑天的劝诱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很清楚地回答了阿周那不想作战以至于有些虚无的情绪。先进解释了数论瑜伽,原人灵魂永恒、原质流变,无法消灭永恒的存在,所以不存在杀人一说;再讲智慧瑜伽,说通向梵涅槃的道路需要脱离感官,远离诱惑。这样自然地引诱阿周那的下一个问题:既然远离感官,为什么还要去行动karma呢?什么都不做不就好了。黑天给出的解释是需要无所求不执着地行动。不行动是只求不给予,是伪善的,又行动又求结果是愚蠢的,只有行动而不求结果才是接近超脱的道路,必须行动,在这里,行动本身就是给黑天的祭祀行为,也就是说不需要搞明白什么,只要顺应着自己的使命去做,达到不执着的地步,就是正确的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精妙而方便的意识形态,其本质是把人的族群的预设使命(比如阿周那作为战士要战斗)作为祭祀的行为karma,只有行动才可以正确,而唯一的正确就是行动。有点像前阵子看齐泽克说精神分析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矛盾的存在,其结果先于原因出现的现象:先有行为而后有使命。
6.25 黑天真是贫嘴,车轱辘话来回来去讲了好几张,后面原形毕露(literally),进行黑天崇拜的传教:信别的也可以,但是只有信我崇拜我才能解脱;我是比一切高的存在,聪明人都应该崇拜。这个瑜伽修行就是苦修、行动、智慧的合一,不执著就能达到梵,等等等等。阿周那真是个好捧哏,耐心仔细地听,还时不时接下茬引出下一段讨论………
6.28 不想工作所以最近看书倒是有动力,借了一本Mary Beard的SPQR罗马史读。视角很有趣,既不是编年体也不是传记体,倒像是一节通俗史学课程的课堂记录,第一章从63BCE西塞罗大破Catiline阴谋开始讲(搜了一下,MB本人博士是研究西塞罗的),从这个时间点向前向后的时空拓展。能感受到这本书很想把故事讲得越通俗越好,经常拿今天的例子比喻古代(像纪录片旁白一样),似乎预设读者对世界史不太熟悉(好事),但是没什么原文引述,其实读起来和串着读wiki获得的信息又没啥差别,有点困惑,我有点怀疑是不是现在想要粗略的了解一些历史其实看纪录片来得更简单直接一些,好像小时候对古代西方史的了解就是来自一些暑期下午播放的纪录片频道
6.28 TIL:罗马共和国时期,每年会设计新的钱币款式:包含新的的图案和当年官员的名字。铸币使用的模具是手工制版的,设计相同但纹理和细节却有明显的差异。于是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用发掘的钱币来估算每年铸币使用的模具数量。由于每个模具的寿命相仿,可以铸造硬币的个数差不多固定,所以模具数量可以用来估计钱币发行总量,进而估计当时的经济状况。
6.29 罗马城的建立史:哈哈哈,作者指出,一般这种“某某命人把孩子扔进河里”的故事里,扔孩子的人基本上都没法能完成任务,好像确实这样
6.30 书里讲,古罗马丰富的书信、诗歌、历史记录集能得以流传至今,靠的是一代一代人的抄录,尤其是漫长的中世纪里僧侣们整本整本的誊写。我好想从来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哪怕是在电子存档广泛应用之前,一本书如果没有读者也会自行灭亡,比如我的毕业论文。在历史的长河里扑腾一下就堙灭了,而罗马人的鸡毛蒜皮琐事都被工工整整抄了两千年,也是福气运气了。
我想象一种未来宗教的中世纪统治里,未来僧侣们一字一句地抄写我的嘟文,这场面也怪滑稽的。
6.30 书里讲了各个版本的罗马建城史,结论(当然)是这些都更像传说而不是历史。历史上讲没有哪个城市是突然之间被一个人建立的,都是有着缓慢的发展变迁过程。但是城市和国家又常常反过头去重新发明自己的建立史,于是“从建城起留下的优良传统”很可能就是以现在的文化语境反向定义的。这也让罗马血腥(建城当天兄弟互相谋杀,国王最后很可能也是被暗杀的)暴力(建城之后去掳掠邻城妇女)离奇(为什么兄弟俩建城第一天就死了一个)的建城史显得更加有象征意义:当一代代的罗马人在创建者Romulus身上寻找力量的时候,他们也在塑造者Romulus和罗马的历史。 这又让我思考精神分析理论的因果倒置和梦境作为现实了。
听歌
6.5 我在想春光乍泄里的这首(英文同名)曲怎么这么耳熟,前两天在电影院看到Brian and Charles这个片子预告片里用了,而且前两年Weezer的teal专辑里翻唱过……
6.12 今天在巧克力咖啡店/唱片店买了一张一刀的二手唱片,Moody Blues的Days of future passed,这张概念专辑很好听,曲目主题是从早到晚的一天。我最喜欢B面的the afternoon和nights in white satin。前两天听apple music上用户做的王家卫电影配乐歌单里也出现在nights in white satin但是我毫无印象,感觉可能是搞错了。张学友翻唱过这首,中文名叫昨夜梦魂中,好像是他卖的最差的专辑。
6.20 在听NTS的dimension door这个系列。才知道这种音乐dungeon synth,如其名,感觉是轻度的黑暗民谣,挺好听(稍微有点瘆人
6.23
在电台又听到了the Linda Lindas的racist sexist boy,去看了看她们的live视频,这两场都是在LA的图书馆,在图书馆制造punk noise真酷,而且新歌好好听,被震撼了
6.27 工作使人烦躁,听了一上午MF DOOM……虽然听歌会distract但是听rap就还好,跟不上歌词速度就不太会被带走,偶尔catch了一两句词。。。这也太脏了吧
影视
6.3 看了朋友推荐的吸血鬼猎人D,1985年的片子,虽然但是,好怪啊………吸血鬼老巢怎么和星战的死星内部一样一样的
6.4 王家卫电影联播周,今天在大荧幕看了新4k修复的花样年华和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是第二次看,画面构图太厉害,这故事越咂摸越有意思,而且梁朝伟演得真好。重庆森林看了好多好多次已经可以在脑内拉片了,金城武林青霞这俩,绝了。
6.5 今天看完花样年华脑子里在唱谭咏麟《水中花》里“我看见泪光中的我/无力留住些什么/只在恍惚醉意里/还有些旧梦”这句,结尾的感受与“旧梦”很贴近。
6.5 今天看了堕落天使和春光乍泄,这两部我之前都没看过。很喜欢堕落天使,黎明和李嘉欣这一对太刺激了,看完一直意犹未尽意犹未尽;金城武的小偷版223也比重庆森林里单纯大男孩更有深度一些,和父亲的段落看得我落泪,最后两个故事里孤独的寒冷的天使取得了一点陪伴的温暖,串在一起很醍醐。春光乍泄可能是期待很高,倒是有点失望,梁朝伟张国荣演得很好,但是故事和两个的感情带来的孤独压抑感之外似乎少了点什么,张震演的这个大男孩像是阳光一样温暖人心,结尾回到台北有种恍然归国的舒畅,但是此外讨论的东西有点模糊。
游戏
6.15 空洞骑士 最近因为对象在玩,我也继续开始打啦!改成了中文发现能懂更多的剧情了,英文的诗体很有意境但是有时候云里雾里……
看地图找到了几个碎片多了一颗心,七颗心感受完全不同了!爽多了
昨天终于刷够钱打开了皇家水道,居然3次之内过了粪虫守护者,还挺喜欢这个NPC的(他的小房间不看wiki真的找不到),今天攒到了额外灵魂容器和伊斯玛之泪,探索体验质变……接下来想去找二段跳道具了(怎么还不会二段跳
6.22 手柄
我其实最喜欢xbox one手柄(没用过elite太贵了)和ns pro。
之前一直键盘鼠标玩游戏,第一款手柄是朋友推荐我买xbox one手柄来打ori和巫师,上手的感觉真的棒,摇杆和板机都很舒适,缺点是十字键和肩键有点塑料感,反复按有点哗啦啦。摇杆是唯一一个被我扣烂了的……
ns pro是一个我愿意用来打任何游戏的手柄,重量很舒服,按键触感也完美。唯一缺点是板机键程很短,fps缺点感觉,但是我也不在ns上玩fps就是了
ps4手柄我很喜欢遥感对称的设计,比起不对称的ns pro和xbox,十字键位置特别舒服,也可以打音游。abxy键按起来比较扁&没啥声音,挺适合我用指节按键。但是感觉太轻了,虽然比ps3好多了吧
steam手柄就是个笑话,按键触感就像小时候国产北通最便宜的款。背后有背键可以当鼠标用,想法不错,操作不太舒服但是靠着它在steamlink上打过了极乐迪斯科也算是立功了,别的手柄做不到
ns joycon拼在一起也能玩,但是打得我手疼,握柄位置很难受(也没办法啦
6.24 鬼泣4 捡起来继续打鬼泣4,我甚至开始怀疑我中学时候到底有没有打通这游戏后面的关卡了。总之今天打过了mission10,打败了Credo和Angus。credo的手感像是打只狼义夫一样拉距离躲躲突刺,试了几次过不去才想起来我太久没玩忘了可以魔人化加伤害回血(鬼泣鬼泣要的不就是魔人吗诶呀),打过这俩天使,开始了新一轮的……跳跳乐,讲真的,鬼泣4的制作组就这么想做一个马里奥游戏吗,为啥有这么多跳跳乐/躲红外线关卡
6.26 mission11的教皇真的太恶心了,这个boss难度为0,但是需要在很短的时间窗内击中教皇,才能进入下一条,血基本上是满的状态下来来回回卡了半个小时,心态打崩了,废了四条血又打了半个小时,才终于过去,毫无技术含量就是运气,这是打到目前最烦的boss
6.30 幽灵诡计 完了!最后把一条条线收束在一起的感觉太爽了,前面几章看似漫不经心的设计和演出最后拼成了一个完整复杂的故事。虽然人物心情都比较朴素直接,没什么花花肠子,但是都很讨喜,也就不深究行为背后的逻辑了。谜底Sissel竟然是……!太有趣了
研究
6.19 在系里的喝酒活动遇到了隔壁学校的数学系同学,一头紫发、带个金色耳环、衬衫只扣2/3,一副动画片里的不良少年形状,给我讲了讲代数几何,我给他讲了讲代数统计。老哥:其实我也不是很在乎统计应用,我:其实我也不是很在乎数学概念。一拍即合,不聊了
6.22 参加了一个疫苗实验,我之前只参加过心理学实验,签的知情同意书基本上都比较简单,相比之下医学实验的设计书好具体,写得事无巨细。读后感:很适合明天拿到课堂上当实验设计例子……
6.24 AWS的操作界面真的是太难用,完全不friendly,直接导致我有一个3年前开的EC2 instance一直没能顺利关闭,今天为了下载别的数据终于下决心去把它关了,每个月不用再扣我三毛钱了。我想起之前看过aws的员工在YouTube上唱aws提供的500种不同服务编的歌,我还以为是拿自己开涮(这么多服务用户都不知道啥意思),其实是企业自豪
6.29 之前写的report,某个合作者的修改批注返回来了,居然是直接edit了我的pdf(怎么做到的,简直是黑魔法,可以在pdf里直接修改,像words的批改模式一样直接在文字里显示出改动来),好处是非常直观,坏处是根本看不见小修小改比如加空格加逗号之类的。我还得自己找办法extract所有的annotation来对照着看……找到了两个开源的工具不错,又浪费了一个小时
胡思乱想
6.1 Johnny Depp这个案子终于完了。不想关注但是被动接收了不少信息,也就一开始有点娱乐后面越看越烦。按我说,Depp不管赢不赢,整个人都散发着浓郁的toxic masculinity。这股风潮席卷所有的厕所读物,字里行间咂摸咂摸味道,还是很明显的厌女叙述。我觉得这两股叙述拧在一起,Amber到底是多烂一个人其实也不重要了,围绕着案子的狂欢就像是4chan用户大游行,一夜梦回Gamergate。这集快结束吧,不想看后续了。
6.1 随便搜索美国之外的国家的禁枪过程,无意间发现wiki上显示中国的民间枪支保有量接近五千万,其中680万注册枪支(比如银行保安),其余四千九百万都是unregistered也就是非法枪支,溯源数据发现来自于small arm survey组织,wiki说它很权威,其中关于中国的数字估计来源是“专家估计”。按照这个估计,2007到2017年间未注册的非法枪支还增长了九百万。对比来看,腾讯新闻说1991-1995年缴获非法枪支一百五十万,新华网报道2020年公安缴获非法枪支(包括气枪)7.6万,这两个数字还是比较可信的,但是与四千九百万相比简直九牛一毛。所以我严重怀疑这个small arm survey的专家估计有问题,但是既然是拿工资的专家,总不会是胡猜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个组织的论证…
仔细读了读SAS的方法论,我觉得一方面这是个很难估计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个估计方法也实在是够简陋的,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研究……
这篇文章里特意强调了为什么不用枪支收缴数据(因为数量汇报不一致),但是……中国平民有五千万支枪这个结论怎么看都有点问题吧……
6.4 看到广场的照片,总不由自主地放大来看希望能找到父亲母亲年轻的样子。一晃岁数已经比他们那时候长,而从小憧憬的,壮阔的革命的二十五岁完全在异乡度过了。轮到这一代的并不是子弹,而是一条条漫长无尽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