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现不剩几十页了,于是忍着困一口气读完了莫迪亚诺的《夜半撞车》。在我读过的几篇他的小说里,这篇是最特别的。浅显而言,几个不同的寻人故事里似乎只有这一篇真的寻到了,而从文学角度而言,这篇的叙述者似乎离作者本人最远。这个远并不一定是事实意义上的—毕竟我不熟悉这个人的历史—而是像一个长焦镜头一样巴叙述内容投射在了一个变形的扁平面上。
我想起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里掰开揉碎讲的“视角”问题,叙述者不一定是上帝,也不一定是作者本人,叙述时间不一定是真实时间……云云。读的时候觉得显而易见以致有些汤汤水水,但是再之后读小说时候会想起这些不同,更有心得体会。想来很有意思,莫迪亚诺的第一人称写作很容易让读者认为是自传体,然而其实是写作的诡计:从一个“回忆模糊的青年时代”的叙述者口中,追溯“消失的记忆”,就好像踏着阶梯一步步,从现实的岸进入虚幻迷离的海底。而其中确定的、反复出现的真实事件和意象就像栏杆一样,让真真假假切换得更无障碍。这套体系建立起的叙述者形象贯穿了莫迪亚诺的大部分小说,以至于读起来就像是同一部的不同章节……想来,也有点像正在读的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一旦猎人的叙述者形象树立了,就先入为主地贯穿了每一篇独立的探险。
而《夜半撞车》的叙述人稍有不同,这次的叙述更加主动,在为着某个目的执着地寻找,直到后半的时候读者(我)忽然意识到,这个叙述者不单是个迷茫而执着的人,“他”的行为或多或少越界了。越界在于,去过分地刨根问底,跟踪调查,夜复一夜地找寻撞他的那辆车……我认为叙述人的越界行为让整个故事一下子更加私人化了,它提醒读者这不是侦探小说,记忆/个人历史与真相/公众历史之间有极大的模糊区。就像上个月读的那篇《缓刑》里叙述人说不再查证关于车库的线索,因为它们大多一无所获,已经不再信任了—这一我认为与读者分道扬镳的时刻,才是叙述者诡计的“眼”。
《夜半撞车》里提到了叙述人失眠后不再看侦探小说而去看了一本“夜间文学”,似乎写的都是宇宙玄妙和都市传说,譬如人有时会在夜里走入不存在的平行宇宙,捡到古老的手表或者遇到丢失的狗。不知道莫迪亚诺会不会认为自己的文学也是属于夜间的呢?毕竟每篇都在写餐厅打烊后的巴黎小巷。
这篇的原题是Accident Nocturne,我觉得直译是夜间事故或者(浪漫一些的话)车祸之夜,中文翻译的夜半撞车也很有意味,因为这篇里大部分的场景都发生在夜里。英译本叫Paris Nocturne,巴黎夜曲,我觉得这个题目换的不好,撞车/事故作为故事的核心,既然出现在了原标题上,还是不要删掉的好
最近先不读莫迪亚诺了。再读的话想看他的第一本小说《星型广场》。可惜没有英译本,最近读的这几篇都先试着读了中译本,都翻译得语言支离破碎句法矫揉造作。有些可惜。《夜半撞车》的翻译尤其糟糕,我在读了30%的情况下还是重读了英译本。如果多会一门语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