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存档 2021.6

Table of Contents

生活

6.1 猫今天终于不太怕人了,给大家表演了守门扑点球绝技,和朋友们一起陪他玩了许久。相聚不易啊,转眼又怕散落在世界各地。渐渐地,再没有哪一个群的朋友能同在一地了

总在想,之前那些有无数时间在一起的日子,有无数机会可以吃饭打机熬夜的日子,对我们而言不过是最平常的日子,就像是一捧沙子一样随意流去了,只剩下十几粒的时候,我们就着酒仔细品尝回味着,记得倒数第三粒是2018年,倒数第二粒是……时间变得稀松,跳过了许多没有对白的空镜头。每次见老朋友都这样想,直到最后一次见面也会是以年计算,无法更新同步进度,只能堕入到沙子里,无法前行

6.2 :今天第一次划船Kayaking,好玩!能够不太累也不太湿地玩水。我啥也没学就下水了,之前俩月随便玩健身环练的一点核心和上肢力量还算挺有用的,基本上一直划了两个小时也没有太累坏,绕了一大圈。然而防晒没做好,临时买了瓶防晒霜到船上才想起来稀里糊涂地涂抹了一下…现在胳膊已经红了

带了GoPro去但是不知道应该放在哪,插在衣服兜里照到的都是双手持桨晃来晃去的镜头

6.2: tl: 看到tl说起大都会博物馆的丹铎神庙,正好今天跟朋友聊到了。我其实很难受。不管历史是怎么样,最终的结果是“国际社会”让美国“代保管”这做不属于它的“镇馆之宝”。我觉得这件事情是丑陋的。我很喜欢MET,也很感激能在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方便地看到一座古老神庙,但是我还是觉得它不该属于这里。记得之前朋友带我去看某个大学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巨大的波斯帝国文物。其中一件因为过于巨大,安放的时候不得不拆掉了博物馆一面墙。我查了那段历史,考古队在伊朗发掘的文物被带到美国长期展览(虽然归属于伊朗博物馆),但是在某次伊朗政府对美恐怖袭击之后,美政府决定拍卖这些文物并用所得作为对受害者家属的赔偿。这件事情在我心里反复咀嚼了很多年,世界政治有的时候真的像是《文明》游戏里那样,文化、资源、甚至仇恨,都可以放在桌子上谈判,交换。可能这就是游戏规则,但是这规则岂不是糟透了。想到丹铎神庙,不管MET做了多么精心的布置,我依旧想要闭上眼睛想象它原来的样子。

关于文物展览,伤害我最深的是伦敦V&A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复制)图拉真柱。进到大厅里,硕大的柱子被截成两段陈放。就好像历史被装进了真空收纳袋。当时看得匆匆,很忿忿然。后来过了很久查了才知道这个不过是十九世纪的复制品。虽然我搞错了很丢人,但是依旧决定很不喜欢这个展示方式

6.2: 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不太能接受酒店在“装帧设计”上的溢价。我的需求前几位似乎是,干净,便宜,位置好,之后面积越大越好。至于所谓“备品”,总觉得高级酒店和普通酒店差的那点儿钱够买好几桶高级洗发水了。

6.5: 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做变色玻璃灯罩的点,店主亲自给展示了他给不同客户设计的不同灯。说是制作很难因为吹玻璃时候只能看到橙色的胚,全靠经验。太厉害了

6.8: 我戴了好多年的平安扣绳子断了,想买一根新的。在亚马逊上搜,不知道这种绳子叫什么。
对象:你搜necklace加几个关键词试试。
我:找不到啊
对象:我怎么就搜到了(看了眼我手机)
我手机里的搜索项:neckless cord

6.13:弄好了!背面学着打了个渔夫结🪢,很牢固,应该能坚持一阵子!每次平安扣绳子断了我都觉得是冥冥之中躲了一次灾(轻微迷信),其实每次都是户外运动时候不小心扯断,这次是爬山……

6.9: 茶叶:新冠之后这一年喝了好多小青柑,真是好喝,永远喝不腻的还有正山小种红茶,大红袍和铁观音。每天一壶换着喝,是白天工作的重要伴侣

6.9: 读了Verge的测评之后,用耳机听了下Apple Music新的Dolby Atmos格式,声音的位置感还挺明显的,确实很立体,昨天用电脑/音响并没有这个效果…等一下,明明只有两个声道哪儿来的立体声呢?看了一下reddit上的介绍[1],大致意思是Dolby的5.1.2格式(含有位置维度信息)叫Atoms,而他们的DSP(digital sound processing)也叫ATMOS,具体作用大概是通过微调声音的音量和进入时间来制造位置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5.1/7.1声道系统,这个更新的意义也就是可以通过耳机模拟更立体的声音。不过说到底也就是听个乐子,我的曲库大部分都是单声道制作的…..我觉得似乎许多被Apple放进播放列表的歌是重新Master过的,为了体现位置感,本身就把左右声道分得更开。我没有啥别的设备只有一对普通airpod耳塞和一对音响,我的列表里能最明显感受到差异的是Art Blakey & the Jazz Messengers的Moanin’这首曲子,尤其是开头的一分钟,之前的版本(虽然也是”stereo”版,我怀疑是用mono版再制作的)里虽然两个声道不同,但是声音大部分来自于中央,好像几个乐手一起站在我面前吹奏,Atmos版本里能很明显地听出来从左到右是钢琴、小号、中音萨克斯,低音萨克斯,而鼓在右后方更远的位置。这个体验挺有趣的,很难说更喜欢哪个版本,合奏的段落我觉得站位分开一点更好欣赏,但是solo的段落我更喜欢soloist站在更偏正中的位置而不是对着我的右耳朵吹。

6.11: 出门前要把猫送到人家寄宿七天,给他收拾东西时候心里很难受。上次送他去朋友家住一周时候也是。想起小时候从一岁多开始寄宿托管的生活,不知道自己一个人会不会想家(和我们),送他离开家,就像送小学时候的自己上校车的星期日下午。复杂的失落情绪。今天正巧下着雨,闷闷的伤感着。多陪陪孩子!

6.17:今天熬了草莓酱!

6.20: 今天和对象一起做了纸模,是瓶中船。做好塞进广口瓶尚且这么难,直接在细口瓶里做起来得多费劲呀!

6.20: 明天开始实习工作,白生长了这么些年,终于是资本主义螺丝钉了,不去现场一点仪式感都没有,甚至不知道应该几点起床上班(?开工前不说好的吗?)

6.25: 热浪里的afterwork pub

6.26:

极端炎热天气里
没有空调
冰箱也罢了工
冰激凌和我一起融化
失去了形状

6.27:读猎人笔记:“……但是在我们俄罗斯,愁眉苦脸和睡眼惺忪原是分别不出的。”

6.27: 这次热浪(其实还没来到)目前造成的最大影响除了热得发昏之外是冰箱坏了这件事。我发现冰箱可能不是坏了而去天气太热导致无法保持温度(比可能是交换机无法散热了?),目前暂且扔掉了冷冻柜里1/3的食物,一身血味,心里很难受。冷藏柜自求多福吧。我觉得我生活过的不算有条理,但是无法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动打乱计划。好恨啊

6.28:大早去home depot抢空调,人家说早卖晚了。现在严重缺觉但是没时间补,饿肚子但是食物全因为冰箱故障变质了,热得头疼但是没有空调,待会儿还要开会做的模型上周五提前下班没有写完。现在念读书多好了,今天不做的事情可以留到明天,工作了天天开会sync没法偷大懒睡大觉

其实说实话也没有热得太严重,四十多度而已,世界上有远比这更热的没空调的地方,但是我真的很怕热,小时候对夏天的坏印象之一就是热潮来袭的时候会气短,在姥姥家的凉席上打滚爷喘不过气来,不停地猛出汗,头昏中暑,喝藿香正气水(我也知道真实有效成分是酒精…)

后来夏天不太经常气短了,但还是有点头大。除了热得发蒙之外就主要是出汗。记得和对象刚谈恋爱时候暑期一起出去,人家穿得可爱漂亮,我不管穿什么都在来的路上热出一身汗,特别地不好意思。

后来搬到了夏天不太热的城市,才开始喜欢这个季节。要说的话还是更喜欢冬天的冷天气一些

游戏

6.3: 现代化成吉思汗胜利了but at what cost? 搞笑的是,其实这个征服胜利是我在“气候变暖”dlc之后最环保的一次胜利,地球很健康,就是城市都被我炸没了。

6.5: 今天打折买了《欺诈之地》griftlands玩,卡牌roguelike角色扮演。玩法是更丰富版的《杀戮尖塔》,有吵架/打架两套不同的卡牌和分别的规则。角色和对话设计都很有意思,尤其对话特别好玩幽默,把世界观描摹得挺清楚的,今天打了一轮半(指死了一次半)还没能通第一个故事,挺期待后面的内容

6.6: 欺诈之地,通了萨尔篇……终于大仇得报,反倒有点寂寞。打到第三次轮回,大概牌组能建立一些有趣的战略synergy了,过程和杀戮尖塔挺像的,收集牌和物品建立一套体系,最后打boss,一局时间还挺长的,不过主要是在打牌了。

6.8: 好久没继续打ff7r了。感觉还是有点原因的……应该说没太玩明白战斗,股市到目前还没有特别地感染到我,在下水道打螃蟹还挺吃力的……我觉得我就是不太擅长“防御”动作操作导致所有需要防御的游戏都打不好

6.8:神秘海域4。Nathan Drake真的是有很严重的哥哥情节了。在玩破碎的教堂关卡,久别重逢(?)的兄弟二人一起攀爬岩石,Nathan一个结了婚的中年(?)男人,在哥哥面前表现得像个五岁孩子,还时不时逞个能,我都替他害臊

6.16:

神海的拍照模式好好玩!记录Nathan Drake精彩丢人瞬间(图一:撞到塔上,图二:被狐猴抢走了苹果)

现代设定的游戏里解密环节情节居然还可以拍照片发短信问场外亲友(哥哥),真有你的!海盗们的谜题都好弱,但是这游戏爽就完事了。

说真的,刺客信条2在我心中那么好玩,探索遗迹/和遗迹护卫追逐的游戏内容占了一大块,另一大块是攀爬和潜行。偏偏对刺杀没啥兴趣。潜入关卡其实一般路线也比较简单直接,没有杀手那种需要细致筹划的。主要还是攀爬,潜行,古迹,而且“现代”故事线还没那么深仇大恨。后面的几作越来越打架到也无所谓,可爬的东西越来越无聊才是问题。最近玩了神海,相见恨晚,原来这类游戏的发展并不一定是爬更怪的楼,打更野的架——走哪儿塌哪儿的表现好爽!让人激动!而且脱离了“自由探索”元素,也不必在乎关卡设计的复用性,内容极大丰富,真好。顽皮狗很会讲故事,这个故事也挺好玩的,虽然是那种典型印第安纳琼斯故事吧……

6.18: 野炊无双的剧透与坏话。玩到了公主觉醒,再一次心情复杂。刚才絮絮叨叨写了一千多字,还是删了简要记录一下感想吧。原作野炊我给了十分,玩法和艺术都是满分,剧情其实我是不满意的,主要的点就在于“觉醒”这个设定和围绕它描写的世界太过于屈从了,以及林塞之间的距离感的描绘有些过于淡以至于让我觉得别扭。

但是我很喜欢野炊林克,也还挺喜欢野炊塞尔达的,这可能归功于游戏极高的自由度和极少出现的过场,让我得以脑补我心中的两位角色,并按照这个感觉玩下去。(相比之下,四英杰和四位后人的刻画就更有血有肉一些,言行更具体)。但是游戏的过场动画其实我很不喜欢,似乎总在暗示我塞尔达的意义就只有“觉醒”,和努力没有关系。虽然设定是这样,但是我感觉过场里对于塞尔达实质性的努力(科研)和虚无缥缈的求索(修行),态度是不太一样的。似乎科研是快乐的,所以有逃避和罪恶感一样……不喜欢。这些描写只能让我更觉得“觉醒”这个仪式本身就是残酷无情的,是一场有预谋的牺牲,公主是字面意义上的祭品。

无双的剧情里关于觉醒的部分我更不能接受。四英杰在面前被加农几乎杀死,动画似乎在刻意强调公主的怯懦,而因林克而觉醒后,人格大变样,坚强领袖力。似乎在强调,觉醒是好的,这件事给所有人带来了好处。这种前后强调,在告诉我,努力/精神力/觉悟其实都无法导致觉醒,而觉醒能带来精神力/觉悟。让我感觉就像塞尔达的爸爸在吹嘘“我逼孩子复读抽打了一年但是考上清华了,现在她自信全家快乐”这样的故事一样。公主内心的挣扎被这个“成功”抹去了,我认为这不能算是成长。

最后是我今天的一点小想法:我觉得很多作品描述了观众可以自由探索的世界。这些世界可能无限宽广,但其实与观众接触的触点是有限的,可能是几页描写,可能是几段对话,几个过场。如果世界搭设的好,具体的触点质量也许不太重要。就像是美丽景色的照片,哪怕构图蹩脚,也能窥得美。但是,观众已经可以说这照片拍得欠意思。我心中野炊的过场里的林塞就是这个感觉,野炊无双里的林塞就是把这个照片修得更加蹩脚了。

但是话说回来,野炊无双游戏本身我还是要给高分。主要是双人合作做得非常舒服,和对象一起玩特别快乐。难易度也适当,大部分时候很轻松愉快,有的关卡有点挑战但也不至于烦。再次希望世界上多一些好的支持本地双人的游戏。

6.18:

有时候就会很想在线打一些稍微有点竞技性的游戏,之前几年会零零星星和同学打一些CSGO彩虹六号,去年打了几次PUBG。我不练习这些游戏所以总也打不好,打不好倒也不常伤害的我的心情和积极性,就感觉挺无奈的,打了八九年还打不过可能现在才八九岁的孩子。笑笑也就过去了

但是有时候打FIFA真的会很不开心,总被比自己打得好的人碾压,FUT的“技术等级”已经几乎降到最低档了,还总被羞辱,有一次打得特别不开心,对象劝我放一放,我就好久没玩了。今年又有些馋,时不时打一打,总是被匹配给分数和技术更高的人当沙包。十局会有九局被人虐了还要羞辱。我好好想了想,我觉得这也不全赖我技术不好:我想在网上和真人玩玩足球游戏,这个诉求有什么错呢?并不是技术不好就不配享受游戏,不能因为技术不好就总要被当沙包呀。可能游戏运营就不太重视我这种人的体验,我甚至不是想要赢一局,只是很朴素地想跟水平差不多的人瞎玩玩,就很委屈

想了想,能满足这个诉求的,马车做得不错,虽然联机拿第一是不可能,但是至少不会总“输”太惨。

想到“游戏乐趣”这个概念,在脑子里玩了一会儿Ori and the blind forest 的逃脱关卡,每次想起来都能感到游戏本身带来的快乐。可惜想着想着想到了续作的结局,一下子被失落感吞噬

6.19: 今天买了个Apple TV(真香),送了三个月的Apple Arcade,不知道玩点啥,对象发现有心愿单上的Alba: A Wildlife Adventure这个游戏,是纪念碑谷团队做的,于是我们愉快地玩了玩。主要玩法是在户外给野生动物拍照辨认,操作不太复杂,故事挺可爱的,音乐和音效很舒服,不错。推荐

6.26: 跟朋友们玩了玩Garlic Phone,感觉比单纯的画图接龙/你画我猜还好玩!主要因为是自己出题,而且鼓励出短语来猜。我觉得最好玩的是“三明治模式”,就是每人分别出题之后其他人画画接龙,最后一个人从最后一张画猜题目。画了好多猫猫和足球梗,笑得嗓子都哑了

6.27: Banner Saga 1

好像是第二次玩这个游戏,第一次是几年前steam上打折时候,这次是switch上打折。我挺喜欢这个画面,北欧故事背景,和对话剧情分支设计的……但是好难啊,每次都卡在第7-8天某场战争,陷入一种不得不死队友的境地……

中文翻译大部分时候都比较糟糕,但是英文文本量好大,还是快速读中文好了

科研

6.7: 看论文时候稀里糊涂想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华人教授冷眼瞪我的事情,现在想来依旧十分尴尬。有次来学校做小讲座宣传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到了更严谨的框架是对每个问题都细分地做测试而不是用同一套测试系统。讲座之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问问题,想问问关于框架的教育的看法。但是一紧张就结结巴巴,英语也说不好,说了两遍大佬也没听懂,我解释了一下,说“你看p值虽然不严谨但是还暂且可以用一门课的时间教给需要使用统计测试的人,如果细分的系统需要用如此大量的数学,那前景有没有考虑易懂性呢”大佬白了我一眼,说如果你没有数学背景请去学,如果你不懂统计请去学,没什么别的可说的。之后就去和别人聊天了。现在想起来依旧很受伤,到最后也没听懂我的问题。

项目终于做完了。喝了这瓶酒浓郁的酱油味,就好像把坚果焦糖和泥煤一起熬进一瓶世涛里(其实是波旁橡木桶的味道),出杯一点气泡也没有,浓油的质感。

经过多年摸索,决定我对啤酒的审美还是喜欢小麦白啤酒。虽然有时候会馋各种浓烈的东西,甚至这个过桶世涛(因为一年只卖一次,大部分店里还限购),但是也就是馋馋而已。其实也没有太好喝。是每次喝的一瓶都有些纪念意义吧大概。

好像在ratemybeer网站上常年霸榜风评第一名。不得不怀疑欧美人每天都在经历什么需要喝酱油消解(没有不喜欢的意思,就是太浓了

Goose island bourbon country stout

6.9: 今天跟咨询师说,我觉得我失败的读博生涯像是一场车祸。在此之前我一直在跟别人比,想做最好,想让大家敬佩我喜欢我,就像在赛车,但是越开越快总也觉得不能一直比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车祸时刻,今年忽然意识到我的车祸就是这几年的读博,意识到这点之后,就很希望从车里爬出来之后能开始新的生活,不再跟别人比了,安安心心做工作赚钱,当一个社畜享受工作,最好还能发展几项爱好。其实,这些也很难做到,于是就特别焦虑,希望爬出车子之后是一个新的人,但是又害怕做不到。所以一方面发现自己做事思考有些不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陷在这种习惯里,这让我很焦虑。

我的咨询师听我唠叨了好久这些乱七八糟的抽象的东西,之后跟我说,车祸是很悲惨的事情,你愿意这么形容,说明你觉得不光是赢不了车赛,而且你自己也受了伤。你想,车还在烧着,你还在疼着,你得愣神一会儿才能缓过来,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并不是说你爬出来就立刻是新的自己了,你正在做的是,看着这辆燃烧的车,观察它哪里在燃烧,反思自己之前的事情,允许自己去愣神一会儿。盯着燃烧的车看,并不意味着你在给它定损,你思考你的习惯并不意味着你被这些习惯桎梏住了

我觉得她的这段话接的简直太精彩了,我做出这个比喻的时候并没想讨论太多具体的问题,就是帮助我表达我的感受,而这个比喻也可能是无意识地借用的前阵子看的小说《夜半撞车》。但是咨询师居然借用我的比喻把这个道理讲通了!太佩服了。我现在想象自己站在燃烧的车边,在救援到达前,花几分钟清醒一下自己活下来这件事情,车祸之后的事情可以将来再想。

6.20:

今天去导师家,庆祝几位学长学姐毕业。下一个毕业的应该就是我了。导师家在山坡上,好大一个房子,女儿们快乐玩耍也不认生,夫人在另一个系教书,很健谈。吃了披萨,随便聊了聊家长里短。许久没见面了

准备溜之前,导师坐到了我边上的儿童椅上,随便问了问我对未来的打算。我答得有一搭没一搭,意思是有点倦了想去业界算了,等实习之后再决定,而且不想换城市了。导师还是讲了讲有些大城市也有教职可以申请云云。我把话题岔开了,问了问他怎么种植的草坪和篱笆墙。孩子们在和一个学长踢足球,院子里阳光晒人。出了院门我跑进车里大口呼了几下熟悉的空气,心里五味杂陈,有点熬淘

其实,已经对于教职这件事不那么较劲了,但是这些无谓的鼓励听得还是挺失落。不知道为什么我的两位导师事到如今还觉得我能直接申请教职,不知道是不是对每个学生都这么说,还是因为知道我入学时候心气很高,想推我一把。总之这件事情折磨我太久了。我花了一年多才接受自己放弃的事实,不想再要任何希望了。上个月问我的咨询师,我怎么判断是不是习惯性地“放弃”,遇到困难总想跑又没动力跑,就很痛苦。咨询师说选择本身就是很累的事情……

吃饭的时候,实验室另一位教授问导师的孩子长大想做什么,一个想做歌手,一个想做“住在农场里的艺术家”,导师说我们小时候都想做宇航员。我想起我小时候的梦想,想做科学,读书,进MIT。

明年毕业想去MIT做博后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已经不“想”了,就算做了博后,也大概拼不过别人。无端耽误许多年,不利于精神健康重塑。但是另外一面,学长们聊的工资买房晋升生孩子,这些内容我也一个不感兴趣。我也知道,怎么可能不追求学术也不追求世俗呢?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改变,好害怕离开象牙塔之后也变成一个大俗人——身边见了好几例

稀里糊涂过来,岁数已经不小了。我以为放弃梦想是个壮士断腕的诀壮瞬间,然则其实是漫长数年的苦闷彷徨。至少早跑早止损吧,只好这么想了

影视

6.6: 重回电影院!上次看电影是2020年1月看天气之子,17个月之后今天看了鬼灭之刃。虽然电影都一般……上三像动森里在无人岛上遇到的运动系岛民,就一直要跟我切磋那种

6.8: 我没看第一季,第二季我想看野孩子。in the loft和上海现场两张专辑听了许多遍,记得在火车上断断续续的wifi上听咒语,每过一个隧道才能听到一句,那时候买了把吉他,最开始就是弹眼望着北方,后来把野孩子专辑里的外国名曲死之舞练了很久,磕磕绊绊能弹下来,可惜没有录音,现在完全不行了。

然而看了两集,实在是不适应看综艺,野孩子这几个人的气质也让人有点不舒服,其实并没看到他们演出。去又听了听录音里的《你可知道》,可惜错过了那个年代

突然想起某年在某个国内的Gap店里,听见在放二手玫瑰的《技俩》,就是“大哥你玩摇滚,你玩儿他有啥用啊”那首,唢呐响起来把我整个人震住了。店里只有一个店员,我,和电波里妖娆的梁龙,我愣了一会儿就出去了

6.12:

昨天做基本调查的公司Nelson来敲门说要让我们做有偿收集员,聊了聊大概了解了一下。现在电视收视率调查很多地方已经不用电话调查和信函回执了,就是给随机的人敲门发放一个小BB机一样的信号收集器,能接受内嵌在各种电视节目/电台节目/音乐/网络视频(?)里的人听不见的信号,结合地理位置信息来汇报上传,这样公司能直接统计哪些视频音频在哪播了多少次。大概是有偿(不知道具体多少钱,好像能拿几百,至少一上来给了50刀),佩戴一个月到三个月。我觉得这个技术虽然挺好的,但是也太不能让人放心了,信号收集器虽然号称是只收集内嵌的节目信息,很难让人相信是本地处理还是实时录音数据在公司走一遭。我说我真的宁愿填邮件表。Nelson的人讲了一套大话,说很多人很自豪能被这个项目选中来代表自己的demographic云云。没有太买账.今天忽然想到,这说明现在收集的很多数据是biased against对隐私敏感的人群。想起去年新冠期间有电话采访公司给我打电话问疫苗意向,问了一连串问题,我本着好奇/提供数据的心态回答了二十多分钟,从新冠到政治到收入……所有个人身份相关问题我都跳过了怕对面给我画像太精准了,最后我说不行了我不能再答了,接线员说好吧你给我你的邮箱我们让你做panelist多回答问题有偿的,我说我不给你邮箱啊是我个人信息,对面软磨硬泡了半天,也没给,听她的意思大部分人都把邮箱直接交了。我最后也没给,接线员听着特绝望,我给挂了

6.16: 今天看了《侧耳倾听》,太好看了,只恨我怎么没在中学时候看!刻画的细致入微的情感,创作时的纠结怀疑紧张激动,让我强烈地感到共鸣和感动……热泪盈眶!就像在某个冬日的早晨醒来,在日出里和自己拥抱,那种为了一些不确定的东西挖掘自己的迷茫又安心的感觉。太好的作品,我也要给10分!

6.28:

看到tl有人提到福尔摩斯电视剧,小时候和我爸一起买(盗版)光碟看过“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电视剧,现在知道是把八九十年代Jeremy Brett版和1986年Peter Cushing版合订的一大套,因为盗版光碟没写清楚索引,好几个经典案子看了两种演绎。当时刚看完小说,很狂热,好想每天晚上看好几集地快速看完了

因为先看了几集Peter Crushing演的,我心里的福尔摩斯面容更瘦削一些,切换到Jeremy Brett感觉换了“宽脸版”,但是越看越觉得Jeremy Brett演得真好,有看书时候感受到的狡猾和不可预测的感觉。我心中的福尔摩斯打那之后就一直是他那个形象了。今天查才知道这个演员本人经历了很严重的双向障碍和服用锂片的副作用,加上每天抽六十多根烟,在演福尔摩斯的十年间身体明显可见地垮了,演完没多久就去世了。虽然很遗憾,但是看了这个经历让我觉得更贴近福尔摩斯在我心中的那种状态了

有几集短篇的演绎里导演增加了一些内容,给幼小的我造成了许多心理阴影,尤其是阴暗的郊区古堡的戏。忘了具体是哪一部了,里面阴暗中反射着诡异的光的跛脚椅子和弯曲了一个齿的叉子,我至今难忘

6.29: 看了几集《哥斯拉奇点》,真好看!节奏紧张内容丰富非常引人入胜,主要是很有意思,喜欢看女主的科研生活和跟AI的互动…Alexa要能进化成这样就好了,还能帮我整理发表论文(做白日梦

政治

6.4: 因为家里都是亲历者,从小听父母谈了许多。热情冷却之后,讲的大多是事件的角度:哪里曾有弹孔,坦克车从哪里来,何时往回家跑。母亲单位一个同事当天夜值夜班,子弹击碎玻璃吓得他趴在桌子底下,一夜秃了头,对六四的印象就包括那曾有弹孔的办公楼墙壁和秃头叔叔。父亲在广场上时候和我现在差不多岁数,也在读书。不知道他那阵子心里想什么,他自己可能也不记得了。小学时候我的朋友给我讲了纪录片的内容,初中时候看了,我看纪录片的时候也在想,当时的学生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呢?印象最深的就是柴玲哽咽的采访,我觉得甚至她自己也不甚清楚。究竟怎样想,有没有“想明白”也无妨了,比起这场政治运动的诉求,对于它的镇压的影响甚至更深远很多。所有人的身上都烙下了一些印记,枪口两边都是。只不过是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里,曾经的学生和军人都藏起了伤口,封闭了一些记忆。许多关于六四的事情,我本以为自己到了父亲的年龄就能想明白。但是并没有。

小时候,饭桌上总能谈到这个话题,后来渐渐消失了。主动和被动地,许多人选择了遗忘。最感动的图片是这张,我喜欢民主女神笃定的眼神和建筑她的学生工作的身影。

之前某年今天我写了一件话,念给寂静的互联网:
不论你想说什么,不论你是非对错,愿你浑厚的声音不再喑哑,愿你注视的方向盛开自由之花

6.25: 打开微博客户端总会看到有无法取关的官方私信,标题都是“严厉打击”,“永久封禁”之类。今天忽然在想,虽然看着就恶心,有时候也会好奇一下在严厉打击什么,又永久封禁了什么,这还真就像福柯说的,我们从公开处极刑的震慑仪式变到了人人审视人人的环形监狱,这个好奇心就是通过长久训练得到的审视和规训的“权力”与“知识”共同体,想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事情,被这些事情束缚着,越帮越紧。终于决定换成国际版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