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graphy Konstruktor 拍摄笔记

Lomography Konstruktor是LOMO做的玩具相机产品,和黛安娜相机的“玩具”意义不同,Konstruktor是真的可以玩儿的,需要动手拼装组合的相机。除了镜头之外的部分几乎全部是玩家拼装的,尤其是快门和反光镜的组装,甚至还有一些教育意义,帮助理解何谓“单镜头反光”。

盒子里的零件,虽然件数不多,缺是完完整整一个相机,除了镜头之外的组件也确实是自己拼装的。图来自https://microsites.lomography.com/konstruktor/

至于我手中这台的来历,是前几年从facebook上一个人手里买的新的一盒,去取货发现是一个摄影师的工作室/画廊,在一个居民区的半地下室,摄影师说这个kit是朋友送的礼物但是他没空玩就折半卖了,还带我看了他的作品,都是些严重曝光不足来表现幽暗感(?)的艺术创作,我也不知道怎么评价,随便夸了夸。之前看莫迪亚诺的《狗样的春天》讲摄影师的故事朦朦胧胧想起了这段事,忽然想到应该用这台相机拍一些照片…

拼装完成之后我们就得到了一台真正的35mm相机:一枚50mm F10镜头(镜片也是塑料材质),最短对焦距离0.5m,快门1/60s固定速度,腰平取景框(有放大镜辅助对焦)。

腰平取景器,对焦放大镜收起

样片

照完就立刻回家冲洗了。用的是HC110药水,定影液好像过期了,但是LOMO不care。

首先是一些街拍和远景,成像水平一般,有明显塑料镜头的感觉。胶片刚洗出来时候远看构图不错也没有虚,放大扫描才发现细节几乎都模糊掉了

一些静物,偶尔有特别锐利的一两张,大部分时候不太好

但是话说回来,主要是用来玩的,不是用来看成品的。

使用感受

这台相机由于快门和光圈都固定,唯一的变量就是胶片的iso值。适合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一次性拍摄一卷胶片。我于是选在一个阴天拍摄了一卷Ilford HP5+ 400.

在安装胶卷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麻烦,相机的进片杆一直拧不动。后来查了视频才知道需要按下快门才能松开进片杆的锁,这个设计听起来繁琐,其实对拍摄有帮助(下面会提到)。卷好胶片之后,我开始了拍摄。

拍照的流程是:先通过毛玻璃取景器对焦,之后按下快门曝光,曝光后门帘会停留在“关闭”状态,封住取景器和胶片室,此时轻按快门就可以进片,拧一周进片杆后回自动卡住提醒到位了。就可以拉开快门帘准备拍摄下一张。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误操作导致的二次曝光,因为取景器是黑的就意味着上一张照片照完快门还没有复位。现代相机设计里快门都是自动复位,为了方便下一张取景拍摄,但是Konstruktor作为一个固定速度1/60的缓慢相机,如此设计也颇合理,更增添了一些实用乐趣。

我对Konstruktor的腰平取景框非常喜爱,这块毛玻璃(抑或是塑料?)非常明亮,在室内也可以看得清楚。取景器上的小放大镜虽然看起来滑稽,但是作用很大,配合最短对焦距离0.5m的镜头甚至可以精细对焦,拍摄微距。之前我很想要一台腰平取景的相机,奈何35mm相机要么没有这个配件,要么就极其昂贵,这下用得过了瘾。原来获得腰平取景器只需$39.99

快门的速度对我而言有些慢。作为一个面子比较薄的人,我本来就没有过街拍经验,哪怕拍景物都喜欢快一点拍完,总会有点手抖。我猜Konstruktor的快门速度(由弹簧来完成)并不精准,有一些相片比我想象得还更虚了。

至于最后出片的质量,我本来没有期待,但是自己洗完看底片感觉应该算很不错了。可惜放大扫描来看,画质还是太令人捉急了,毕竟是塑料相机,不该有太高期待的。

Bonus Round:PrimeFilm XA使用心得

这次是第一次完全用XA扫描的胶片。用的是VueScan这个扫描软件(我也想用SilverFast,但是Mac兼容做的不好,软件不认我的机器)

  • 连接好机器和电脑之后,先等初始化,再喂入胶片,正面朝上(画面和胶片上标记的问题需要左右正确,上下可以调转)
  • 在VueScan里Preview,也就是先预扫描一次。根据预览结果调整每幅的剪裁位置。这个软件自动剪裁的功能较差,总是裁得乱七八糟
  • 调整好之后,开始扫描。我设定了自动对焦,每幅resample 6次并多重曝光,大概一幅需要花40分钟。时间来讲确实太慢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